2021年10月17日,在第29個國際消除貧困日,央視以“我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取得成效”為主題多頻道多頻次報道南充嘉陵駐村干部幫扶成績,接受采訪的嘉陵區大通鎮芝麻灣村第一書記,便是我校文學院2007級校友雷超。她在基層一線實踐淬煉,為實現產業旺、農民富、鄉村美而奮斗的故事,讓關注她的母校老師為之驕傲,也激勵著和她一樣有著赤子之心和滿腔熱忱的師大青年。接下來,讓我們共同走近并了解這位年輕校友參與鄉村振興的故事。
2021年10月17日新聞聯播報道駐村干部幫扶成績,雷超接受記者采訪
駐村有辦法 實踐出真知
1989年出生的雷超,博士畢業后任職于四川省直機關工委宣傳部,工作一年零五個月后,受單位委派,到南充市嘉陵區大通鎮芝麻灣村,接續駐村幫扶工作。今年7月,嘉陵區新一輪駐村力量輪換,她開始擔任芝麻灣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鶎邮莻€大課堂,人民群眾最講實際、重實效,日常所思所想都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雷超明白,要向人民群眾虛心請教,不斷地提高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水平,真真正正地從基層這個大課堂上學真知、增本領、強黨性。
雷超(二排右一)組織召開大通鎮芝麻灣村駐村幫扶工作座談會
只有深入群眾當中,與群眾朝夕相處,才能體會群眾的冷暖安危,才能加強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才能增強服務群眾的觀念?!安?、嬸嬸,我來陪你們擺擺龍門陣嘛?!甭愤^村民院壩,雷超都會主動坐下與村民們一起拉家常,了解村情民情,“善于聆聽,才能真正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才能集思廣益,為村民們多做些實事?!眲偟交鶎拥睦壮谂c村民的交流中了解到,村里有兩家人為修房子的事情鬧得劍拔弩張。她和村班子第一時間前往兩戶村民家中進行勸說,經過一番耐心的調解磋商,兩家人握手言和。大通鎮麻感壩村種植了連片的果桑產業,因為收購桑果的酒廠倒閉而面臨滯銷的困境。雷超想到了發放采摘券邀請鎮上工作人員前來采摘、邀請當地媒體記者上門采訪報道的方法,成功將桑果宣傳了出去,吸引大量游客前來采摘。桑果銷售出去了,村民臉上又露出了笑容。根據鎮黨委政府統一安排,雷超參與了脫貧攻堅、森林防滅火、“兩項改革”后鎮村換屆選舉、疫情防控、疫苗接種、環保督察、防汛減災、黨史學習教育、全市黨建現場拉練等中心工作。她始終圍繞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主動作為,勇于承擔,一件一件落實,一件一件辦好。
雷超(一排右六)參加省直機關第一期新選派駐村干部示范培訓班
記者了解到,雷超每天都會堅持寫工作日志,簡要記錄自己每天的工作內容與所思所想。雷超說,基層生活讓她對“基層是大課堂”“實踐出真知”有了實感,她希望用好基層這個大課堂,以扎扎實實的努力、真真切切的實效,扎根百尺、健康成長。雷超表示,目前的工作重點從脫貧攻堅轉到了全面鄉村振興,雖然工作重心變了,但崗位不變、責任不變,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總要求,將結合駐村所在地村情民意積極探索實踐,組織帶領群眾向著共同富裕的道路奮進。
求知而來 載知而去
2007年,當雷超第一次走進四川師范大學的校園,圖書館樓道旁張貼的宣傳標語“求知而來,載知而去”在她心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成為她堅持學習的動力。
本科期間,圖書館是雷超最常去的地方,她常常一個人在浩瀚的書海里汲取知識的養分,在古今中外的名家著作中探索人生的方向。雷超告訴記者:“我在本科階段就對中國現代文學非常感興趣,當時讀到五四時代新青年為謀求民族獨立和解放而奔走呼號的歷史,非常受觸動——既感佩他們的勇毅與承擔,也欽敬他們的無私與無畏?!睆谋究崎_始,雷超心中那顆向往投身社會實踐的種子慢慢地生根發芽。除了在專業學習上刻苦勤奮,雷超還擔任學生干部,熱衷于學生工作。認真細致的工作態度,讓她能兼顧學業和工作,并且都干得出色。每次學習獎學金和優秀學生干部評定名單中,總有她的名字。
南充市嘉陵區婦聯第二屆巾幗助苗暑期夏令營在芝麻灣村開展
在雷超的成長路上,有不少老師給予了她熱心的幫助與傾心的指導,她也曾夢想著像她的老師那樣,自己有朝一日能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拔撵o、謙遜、勤奮、善良”這是雷超大學期間的輔導員葉軍老師對她的印象?!半m然雷超外表文靜,但她是一位內心強大的女孩子,她對自己的學習生活有清晰的規劃?!睆乃拇◣煼洞髮W本科畢業后,雷超相繼前往西南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踏實地走好自己的每一步。在雷超完成學業回到四川時,葉軍老師收到了她發來的短信,葉老師告訴記者,“雷超在她人生的每個關鍵時間節點,都會主動告知老師她的一些近況”。起初葉軍老師并不知道雷超回到四川后會前往基層一線工作,以為她會像大學期間規劃的那樣走向三尺講臺,成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但葉軍老師并不驚訝雷超走向基層的選擇,“教師與基層工作都需要奉獻,而基層工作的任務更加艱巨,雷超來自中國一個普通的家庭,她的身上有著一種質樸品質與濟世安民的情懷,正因為這樣,她選擇把自己的所學所長義無反顧地回饋給社會”。
揚理想之帆 走求實之路
無論是本科階段結束后選擇繼續深造還是完成學業后投身基層一線,雷超相信這些都只是自己人生路上自我成長的一種路徑或載體,背后不變的是,自己借助這樣的路徑或載體到底想要成長為什么樣的人。扎根基層、為民服務——這是她的人生選擇,亦是她對新時代青年價值觀的自覺認同與傳承。如果人生再來一次,再次面對自己人生道路選擇時,雷超堅定地說:“我還是會做出一樣的選擇?!?/p>
“大學,是我們獨立自主進行自我教育的開端”,在提及如何度過大學生活時,雷超向學弟學妹們作了這樣的分享:走出舒適區,知基層、通民心、接地氣,自覺培樹終生學習理念與成長型思維,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全球視野和歷史眼光,結合所學專業和個人志趣有選擇地去閱讀一些“大家”經典、名人傳記,多讀書,讀好書,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的古訓策勵自己、不斷精進、追求卓越。對于如何應對逐年增加的考研、就業壓力這個問題,雷超鼓勵學弟學妹要理性看待競爭壓力,無論是選擇本科直接就業或是繼續深造考研,結合自己的優點特長,善于集思廣益、博采眾長,盡可能地追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雷超參加省直機關工委舉辦的“學用新思想、建功新時代”主題演講比賽
雷超談到,在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時代大背景下,自己很幸運地能夠以建設者的身份參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國家戰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基層一線落地生根的工作?!白鳛椤畯妵淮虑嗄?,我們理應胸懷壯志,樹立遠大理想,將自己所學專業、興趣愛好、優勢特長同社會時代的發展需要相結合,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皇天不負有心人,天下一勤無難事!”雷超在與學弟學妹們共勉的同時亦表達了深切的祝福,“愿我們都能通過踏實勤勉的努力成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路上可堪重任的芝蘭玉樹、江山俊秀!”
從青蔥校園到省直機關、再到基層一線,雷超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當代青年的理想與擔當。未來,她將繼續在美麗鄉村書寫不負青春的靚麗答卷,在履職盡責中磨礪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