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也是中華民族的恥辱日和國難日。
1937年的今天,日本侵略者攻入南京城,對南京城手無寸鐵的30多萬百姓展開了慘絕人寰的屠殺。
那是一個黑暗的歲月,充滿了屈辱與痛苦的鮮血在這片曾經富饒的土地上流動。
日軍在中華大地上肆意橫行,大片的土地淪喪,幾百萬人民在侵略者的鐵蹄下艱難求生。槍聲如同奪人心魄的魔音在南京城上空響起,日本人用燒、殺、搶、掠、淫等種種兇殘的暴行將繁華的六朝古都變為一座毫無生息的死城,南京的民眾陷入水深火熱的地獄之中。據不完全調查統計,被日軍集體屠殺的民眾達19萬人以上,零散屠殺的達15萬多人,總計被害人數達30萬人以上。
如今,82年過去了,南京大屠殺已成為一條外表愈合的傷口,內里不時陣痛,提醒著我們:中華民族曾經有段屈辱的過往。
2014年,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201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南京舉行。2019年的今天,是中國人民第六次以國家之名祭奠南京大屠殺中的死難者。
此前,一系列社會團體和個人已紛紛組織或參與了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而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又應該做些什么呢?
筆者認為,除了紀念,更應該反思。
我們常說“弱國無外交”。的確如此,回望中華民族的百年屈辱抗爭史,一切的社會現實都在體現著綜合國力強弱對一個國家的重大影響。然而82年過去了,祖國的國力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我們能就此說國家安全已無須在意了嗎?
當然不行。
百年前,梁啟超先生曾說:“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闭\然。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希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和民族才有未來有希望。
作為青年一代的我們,首先要做到的是不能忘記民族的歷史,那些血與火糾纏的屈辱往事,應當作為我們前行路上的警鐘,時時敲響,提醒我們“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國恥,勇敢前行。其次,更要做到的是始終保持民族氣節,堅守國家立場,在一切企圖破壞國家穩定、民族團結的問題面前,勇敢的維護國家的利益。最后,作為當代大學青年的我們,應當努力學習,奮發拼搏,早日為國家的發展與建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如此方能不負無數先烈用血肉之軀打造的和平盛世!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戰爭是一面鏡子,能夠讓人更好認識和平的珍貴?!倍裉?,站在中國發展的新時期,我們真誠地呼喚,每一個愛國、愛正義、愛和平的青年大學生,能以民族的繁榮復興為己任,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的新發展貢獻力量!
當紀念的鐘鳴聲響起,讓我們共同銘記歷史所啟示的偉大真理: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